Tuesday, August 22, 2023

我先唔想扮經濟學家

呢幾個月我學得最多嘅新嘢係美元經濟體系點運作。

由三月 SVB 爆煲開始,我已經不斷學習聯儲局(同埋一般嘅央行)係咩嚟,「加息」係咩嚟,銀行點樣運作 (按:已經唔係 fractional reserve banking [1])。學識咗 MBS 係咩嚟同埋點解美國買樓可以鎖定息律(直至還完錢),而香港基本上係冇呢件事 。

作為一個中國香港無產階級,手頭上啲閒錢搵掟泊有太多選擇。可以買被美國制製嘅中國國企,又可以走資到歐美諸國,甚至買美國國債收息。選擇多煩惱就多,正如我早幾日好仆街咁同塔巴所講:「樓價跌唔緊要,最緊要係蟹吖嘛。蟹咗就冇煩惱。

如果我早早聽話成副身家走去買咗層樓就唔會晚晚喺度研究究竟美國印咗咁多銀紙點解仲未通漲爆煲,反而係咁咦加下息就將通漲壓到 4% 以下,然後美國經濟望落去貌似冇事,失業率勁低,企業請唔到人,工會強勢,股市日創新高。

望住美國政府赤字,同埋聯儲局嘅資產負債表規模,同 COVID 前相比,我只能夠講,唔撚係呀?




印咗咁多錢出嚟 (望落去貌似 ~ $3T),而家所謂通漲 3.x%,學啲後生仔講:認真咩?

然後就好自然開始懷疑,究竟美元所謂通漲 3.x% 究竟係咩一回事。雖則話印銀紙同通漲冇直接關係,但事實上印得咁多,總會有唔止少少影響。2022 年美國通漲去到 9%,算係反映咗原來印銀紙真係會引發通漲。

但就咁望落去,對照返上面同下面啲圖,個通漲 trend 似係「就快」落返 COVID 前嘅水平,但印咗嘅錢仲未收返,究竟條數係點計呢?就算個 Fed Balance sheet 都要除返~20%通漲,咁應該起碼仲差 1T半T印多咗嘅錢仲喺出面 diu diu fing,究竟漲咗去邊度呢?呢個就係我好急切想知嘅問題。

因為如果其實美國仲要通漲,咁即係美元仲會繼續貶值,咁啲所謂吸引嘅債息其實只係得個樣。講真之前美債十年升到 4% 我都覺得好危險,就係太多呢類不確定性。(長期美債最近仲多咗人諗 default risk 呢個可能性)





講起通漲,其實所謂通漲都只係計日常使費嘅價錢,正如美國勞工統計局上圖表示[3],美國通漲主要都係計關於「衣食住行」嘅消費。想像下喺 COVID lockdown 期間,作為平民,你收到一堆 stimulus check,你會攞嚟做乜? 如果你係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嘅話,咁梗係去消費糧食買衫。但如果你係(或以為自己係)一個中產,本身都夠錢食飯,唔會特登買幾倉米擺屋企。所以米價其實係唔會點升。同時你又唔會搬屋,又去唔到旅行,所以「衣食住行」其實唔會即刻因為多咗錢而上升好多。所以派錢對 CPI 嘅影響係「相對溫和」。

咁多咗啲錢會攞嚟做乜?



買車都係後話,因為 lockdown 緊正常人唔會諗住買車。望落去美國買車貴主要都係2022年後來居上,spike 得最勁都係啲 meme assets (NFT, BTC, GME, etc.)。


另一堆錢就去咗啲相對冇咁 meme/fad 嘅投資項目嗰度,例如科技公司。雖則話熱錢湧入科技項目唔係 2020 年開始,事實上今日嘅 Big Tech 科技霸權都係 2010 以嚟嘅低息環境造就,但 2020~2021 年科技相關嘅錢係多到使唔晒咁滯。Crypto 係咁升都有啲關係,但主要都係投資者嘅錢冇掟擺,大家都寄望科技股繼續創造增長奇績。事實上 COVID lockdown 期間大家被迫用各種科技產品 (Zoom, Amazon, Netflix etc.) 好多科技公司呢兩年業績都係好亮麗嘅。

所以某程度上 BTC 同 Big Tech 升咗幾多,就係「印銀紙通漲」嘅真正效果。從某個角度嚟講,睇住 BTC.USD 嘅價位,大概就係「真.通漲」嘅水平。而大家有眼所見,起碼喺 2020~2022 年美元世界水浸呢個效果都係好顯著嘅。

最艱深嘅問題嚟喇。而家啲meme stock同crypto熱潮退咗,BTC回落;聯儲局仲有起碼 1T 仲未收返,如果要收返嘅話,仲有啲咩會縮水呢?如果唔收返嘅話,有啲咩會開始漲呢?定係唔會漲?

呢啲問題都唔係最緊要,最緊要係,究竟啲錢泊喺邊度好?

某程度上選擇困難真係唔止「十字路口」咁簡單。美國嗰邊講話就嚟 recession,雖然的確係有少少狼來了嘅感覺,但實際上如果我上面嘅分析係正確,佢而家狀態只不過係啲水仲未收返晒返嚟,如果唔繼續收水啲仍然腫脹嘅水份遲早會滲返去影響 CPI,所以仍然需要繼續收水。收收下就有機會 recession。喺咁嘅情況下,啲 Big Tech 嘅 30+ PE 講緊冇增長嘅話最多得 3% 回報,仲低過所謂 zero risk 嘅美國國債,咁嘅價錢究竟係咩意思,我到而家仍然睇唔透。話就話 AI 乜乜柒柒,但你問我嘅話,AI ⋯ 所以我個人睇法係,聯儲局再收水,啲科技股就會開始受壓。

咁個市場唔一定聽你支笛嘅,所以而家科技股仍然少少硬淨,咁係咩受壓呢?竟然係長期美債。原來聯儲局嘅錢都可以覆水難收,市場寧願博新科技再創經濟奇跡,都唔願意相信Sam叔叔嘅承諾,都唔知係咪對美國不斷提升個 debt ceiling 同埋個 debt to GDP ratio 太高有啲擔心 (利申:我係)。

另一邊廂,中國喺疫情過後仍然冇乜起色,出口同失業數字十分嚇人,樓價又不斷插水,令到啲所謂「支爆」論者眉飛色舞,一副「本老師又中」嘅款。

從表徵嚟睇中國經濟尤其年輕人失業數字同埋外間嘅觀感,係有少少失控嘅感覺,但事實上中央政府一直都冇大動作,似係刻意為之,起碼壓低樓市唔係一種「經濟差」嘅表現,而係由最高層指示嘅政治任務嚟。本身恒大開始出事嗰陣,已經講緊係因為「三條紅線」,所以某程度上單嘢係政府帶頭引爆。個問題係,有冇方法壓低樓價嘅同時唔影響民生?有冇方法壓低樓價而唔搞個金蝕海潚出嚟?喺習近平嘅共同富裕願景之下,犧牲富人嘅資產去扶貧係可以做並且應該做嘅嘢嚟,不過西方喺評論員眼中,政府望住啲經濟數字咁差都好似冇乜反應咁,就好似就有種就爆炸嘅感覺。

究竟個 ground truth 係咩呢?就咁望住啲數字點睇都係得個吉。啲人講中國經濟最後都係講政治,連我自己都係咁。

但真係講到錢嘅話,望住中國嘅股市一片頹勢,我自己係好難忍得住「超市執就過期平貨」嘅誘惑。望住各式各樣 PE < 10 、 PB < 0.3 嘅股,心諗除非真係堅係爆冇渣都冇㗎啫,否則大部份風險都已經 priced in,價錢比美股平一半,仲要唔使向美國政府交嗰 30% dividend tax,有咩理由唔做個愛國愛黨嘅中國人買返幾手?

去到呢個位就要諗 currency risk,呢幾日人民銀行減息,人仔開始跌,咁我就真係開始疑惑喇,乜唔係美金應該貶值㗎咩,點解而家反而係人民貶? 當然,最搞笑嘅嘢係中國揸住咁多美債,美息又升得咁急,其實呢年嚟應該係蝕到阿媽都唔認得。但影唔影響大環境呢?又好似應該影響唔大。




所以最近我最鍾意半夜同 ChatGPT 傾計,向佢請教下啲央行嘅運作,貨幣政策點樣執行,國債點管理,呢啲嘢同經濟、通漲嘅關係,諸如此類。

暫時好籠統嘅感覺就係,美國所謂嘅「經濟強勁」其實係啲水未收晒,不過因為 CPI 入面啲嘢嘅 demand 封咗頂,supply 回緩,所以望落去冇通漲,但實際上望住 BTC 同 Big Tech 嘅水位都見到啲水其實仲未收夠喉,同時啲國債冇人要搞到息口爆升,最後佢哋仍然係要受到 stagflation 嘅考驗。最後結果係點仍然係好大變數。

另外我唱淡 tech 唱咗十鳩幾個月,而家仲未應驗,已經算係好遲,本老師又唔撚中,真係激死我。我相信等到 TSMC 嘅新 process 開始好似 Intel 咁不斷 delay,基本上就玩完㗎喇。META 同 GOOG 作為「收租股」仍然係有啲潛質,始終你肯擘面好似咸網咁不斷轟炸廣告,係會提升收入少少嘅,再炒多幾萬個冗員,利潤升多一兩倍都未必唔得。不過咁樣啱啱好解釋咗佢哋而家嘅 30x PE,冇乜 upside。

反而中國就似係「在下一盤很大的棋」,下一輪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路線究竟搞唔搞得掂,就好睇中國政府係咪真係可以將樓市䧏溫嘅同時,盡量減低對經濟民生嘅collateral damage。呢啲非資本主義嘅高階操作,冇先例可循,唔單止係「摸著石頭過河」,簡直係「掐著荊棘除草」。喺資本主義嘅世界觀底下,中共呢兩年內主動隊冧國內嘅科技、地產、出口、教育、娛樂行業,真係一件幾痴線嘅事。呢一年恒指一直被壓喺兩萬點以下,就係市場大佬大家一齊除定褲食花生等睇戲,睇下究竟波及幾多嘢,最後會唔會變咗攬炒。

我見好多慣咗美國資本主義嗰套嘅人斷言呢啲係習近平個人專政嘅弊端,但我開始明白點解某國內朋友讚許習上台之後一改胡溫「不作為」嘅風格。如果話中國自改革開放到 201X 年嘅經濟政策係總結咗歐美蘇嘅經驗而制定,咁中國呢幾年嘅經濟政策,就係真正嘅自闢蹊徑,冇任何現成嘅理論或經驗可以參考。如果人有少少懶諗嘢,真係會覺得美國嗰套極端資本主義有種理論上嘅純潔美感,大家只要不斷諗屎橋賺錢就夠,邊有咁多社會責任去平衡。所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路線搞唔搞得掂,真係好睇歷史運氣,押上整個世界嘅賭注,真係唔係咁多人夠膽去博。

[1] "As announced on March 15, 2020, the Board reduced reserve requirement ratios to zero percent effective March 26, 2020.  This action eliminated reserve requirements for all depository institutions." - https://www.federalreserve.gov/monetarypolicy/reservereq.htm
[2] https://www.hkmc.com.hk/eng/investor_relations/securitisation.html - 嗱唔係真係冇,不過「搞緊」。我估 SVB 爆咗之後大家都有少少 dur 皮⋯
[3] 感謝黨,感謝國家,不過最緊要都係多謝林鄭老母。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